动力学与车辆工程
SimOne提供自主研发的动力学仿真模块,也提供对CarSim等在内的多种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接入,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配置。配置方式为从主车资源库中选择相应的动力学仿真模型,通过拖拽添加到主车编辑视窗中。一辆主车只支持一种动力学仿真模型。
SimOne动力学仿真模块
自主研发的SimOne动力学仿真模块接收控制信号并驱动车辆运动,给出车辆运行姿态,能够满足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对于动力学准确性的要求。 SimOne动力学模块包括了车体、控制、引擎、差速器、传动、悬架、轮胎、车轮等模块共上百个参数/曲线。详细的参数、默认值、单位和含义见下列各表。
1. 车体参数

-
轴距:前、后轴中心线的距离。
-
质心相对前轴偏移:质心到前轴中心线的距离。
-
质心高度:质心到地面的距离。
-
质心 y 方向偏移:质心和车辆几何中心在侧向的距离(车内载荷不均可能造成偏移)。
-
底盘高度:地面到车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。
-
底盘宽度:车身左、右最凸出位置之间的距离。
-
风阻系数:用于计算车辆坐标系下 x 方向空气阻力的参数(其他方向的空气阻力目前不考虑)。
-
车头与前轴距离:车辆最前端到前轴中心线的距离。
-
惯性张量:车身绕坐标轴的转动惯量。
-
质量:车辆的总质量。
-
后轴与车尾的距离:车辆最后端到后轴中心线的距离。
-
车轮偏移:车轮中心平面到车辆几何中心的距离(y 方向偏移)。
2. 传动系统
传动系统分为两类:燃油 或 电动。
传动系统包括 发动机(电机)、液力变矩器、变速箱、差速器。

传动系的传动轴具备一定的扭转弹性,SimOneVehicle使用一个扭簧 - 阻尼器对传动系的扭转弹性进行仿真。
2.1 燃油车模型
参数说明:
-
阻尼比:传动系阻尼比。
-
固有频率:传动系固有频率。
2.1.1 差速器

参数说明:
-
驱动方式:设置车辆的驱动方式,可以选择前驱、后驱、四驱。
-
差速器限滑:勾选可使能限滑。
-
差速器参数:

上图所示为前差速器参数,后差速器和分动器的参数意义与前差速器相同。
总是锁止: 勾选后将取消左右轮的差速功能。
模型类型:Viscous Gear对应粘性联轴节式限滑差速器。
分配到左侧力矩比例:当左右轮的转速相同时,差速器分配到左轮的力矩比例系数。
左端输出轴转动惯量:差速器左侧输出轴的转动惯量。
右端输出轴转动惯量:差速器右侧输出轴的转动惯量。
扭转刚度:差速器锁止时对应的扭转刚度。
扭转阻尼:差速器锁止时对应的扭转阻尼。
2.1.2 引擎

参数说明:
-
最大转速: 发动机最大转速,单位:r/min。
-
怠速: 发动机怠速状态下的转速,单位:r/min。
-
转动惯量:发动机输出轴的转动惯量,单位:kg*m^2。
-
扭矩曲线: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油门。X轴表示发动机转速,单位:r/min。 Y轴表示发动机扭矩,单位Nm。以上曲线图中的最下方曲线表示油门为0时的扭矩曲线。
2.1.3 变速箱

参数说明:
-
自动换挡:勾选该check box即表示使能自动换挡模式;
-
换挡时间:换挡时间间隔,单位:秒。
-
自动变速器延迟:响应延迟时间,单位:秒。
-
倒挡传动比:倒车模式下的传动比;
-
倒挡惯性滑行效率:发动机对倒车起制动作用时的变速箱效率。
-
倒挡驱动效率:发动机驱动车辆倒车时的变速箱效率。
-
前向挡位:

-
前向挡位换挡策略:

以上表格用于设置 1 挡和 2 挡之间的挡位切换条件。
蓝色曲线对应降档曲线,当车辆状态从该曲线右侧变到左侧时,实施降档。
橙色曲线对应升挡曲线,当车辆状态从该曲线左侧侧变到右侧时,实施升挡。
-
离合器锁止和解锁策略:

以上表格用于设置变速箱处于 3 挡时,液力变矩器的锁止和解锁条件。
橙色曲线对应锁止曲线,当车辆状态从该曲线下侧转换到上侧时,实施锁止动作。
蓝色曲线对应解锁曲线,当车辆状态从该曲线上侧转换到下侧时,实施解锁动作。
2.1.4 液力变矩器

参数说明:
-
输入转动惯量: 液力变矩器输入轴的转动惯量,单位:kg*m^2。
-
输出转动惯量: 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转动惯量,单位:kg*m^2。
-
容量系数-转速比曲线:X轴表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与输入轴转速比, Y轴表示液力变矩器的容量系数的倒数。
-
力矩比-转速比曲线:X轴表示液力变矩器输出轴与输入轴转速比, Y轴表示液力变矩器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力矩比。
2.2 电动车模型

参数说明:
-
电机数量:驱动电机数量。
-
驱动轮:驱动轮位置。
-
传动路线设置:分为-1/-2/-3/-4分别设置前左,前右,后左,后右车轮的动力传递路线。

-
电机参数分为转动惯量,转速上下限,延时时长及扭矩特性(电机转速vs电机扭矩的比例关系)。
-
差速器以及变速箱参数设置方法以及参数与燃油车模型一致。
-
动力传递形式:分为离合器和液力变矩器。其中包含输入输出转动惯量和结合速度以及最大传递力矩。
-
传动系统控制单元:电机目标总扭矩将分为二维和三维曲线表进行输入。三维曲线中,电机目标总扭矩将于车速相关,故比二维曲线的变量增加一维车速。

3. 制动系统

制动模型:分为主缸控制,踏板力控制,踏板力+助力器控制和最大刹车力矩控制;
3.1 主缸控制模式
参数说明:
-
M/C直径:主缸直径
-
制动开度与主缸压力曲线:主缸压力与制动开度的比例系数(曲线)
-
前传递/后传递:前后轮压力传递系数(曲线或者比值)
-
前后制动力矩/轮缸压力:前后制动力矩与轮缸压力的比例系数(曲线或者比值)
-
制动器动力学:前左,前后,后左,后右四个车轮的卡钳流量与压力的曲线输入
-
前/后制动执行时间常数:前后制动执行时间常数
3.2 踏板力控制模式
-
其他参数与主缸控制模式一致。
-
踏板杠杆比:踏板杠杆比例系数,将踏板输入力进行机械放大。
-
踏板力延迟:由于机械系统的阻尼和摩擦焊,踏板延迟时长。
3.3 踏板力+助力器控制模式
-
其他参数与踏板力控制一致。
-
输入力/输出力:(踏板力+助力器控制)制动助力曲线,将输入力进行放大。
3.4 最大刹车力矩控制模式
-
无参数,制动将按照线性比例的方式进行制动力矩的技术。
启动ABS参数说明:
-
启用ABS: 勾选以启用ABS系统;
-
SlipOFF FrontABS: 当某个前轮的滑移率小于该值乘以-1.0时,该轮的ABS松开刹车,以防止抱死。
-
SlipON FrontABS:ABS松开刹车后,轮子的滑移率逐渐增大,当大于该值乘以-1.0时,继续刹车。
-
SlipOFF RearABS: 当某个后轮的滑移率小于该值乘以-1.0时,该轮的ABS松开刹车,以防止抱死。
-
SlipON RearABS:ABS松开刹车后,轮子的滑移率逐渐增大,当大于该值乘以-1.0时,继续刹车。
-
Cut-off speed:当车速的小于改值时,ABS不再起作用, 单位km/h。
4. 转向系统


转向系统目前仅支持齿轮齿条形式的前轮转向,考虑了转向系统的弹性,方向盘转角和左右轮转角的对应关系通过查表得到。通过转向器齿轮的转角得到齿条位移,然后通过齿条位移得到左右车轮的转向角。
-
转向刚度系数:由于转向系统中弹性元件的存在,在回正力矩的作用下,车轮会产生额外的转角。
-
主销定位参数可以左右轮相同也可以不同,主销参数的定义如下图所示。

-
方向盘最大转角:当转向输入为-1到1时,方向盘转角对应为负的最大角度到正的最大角度。当车速较高时,方向盘转角不应该过大,但在键盘输入转向信号等情况下,很容易达到最大转角,这有悖于实际情况,因此对方向盘最大转角进行限制,速度越高,限制的方向盘最大转角越小。

-
转向传递函数:为了模拟方向盘实际转向响应时间,应用传递函数,其中传递函数多项式拟合参数对应下图-转向传递函数参数

-
低速地面摩擦转向力矩:低速时轮胎转向力矩,右/左轮原地转向力矩:轮胎力矩与车速的比例系数(表)

转向模型:目前支持齿轮齿条模型和循环球模型。
4.1 齿轮齿条模型
参数说明:
-
转向扭转刚度:转向管柱、助力系统的扭杆等在力矩的作用下会产生扭转变形,这个参数考虑了这种扭转变形的影响。
4.2 循环球模型
参数说明:
-
方向盘与转向臂传动比:方向盘与转向臂的传动比例系数。
-
转向臂-左/右轮转角曲线:转向臂与左右车轮转角的比例系数,通过曲线输入。

5. 悬挂

前悬挂包括弹簧、防倾杆、减震器等,同时考虑了K&C特性等的影响。
-
防倾杆的刚度可以通过查表和频率两种方式设置。
-
悬挂前束角: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。
-
悬挂外倾角:悬挂的空间定位导致的车轮平面和纵向垂直平面的夹角。
-
悬挂力偏移:地面对轮胎的力的作用点到车轮中心的距离,默认为负的轮胎半径,也就是力的作用点在地面上。
-
悬挂最大下沉:弹簧最大拉伸量。
-
悬挂最大上扬:弹簧最大压缩量。
-
设计载荷下弹簧压缩量:车辆静止时的弹簧压缩量,默认为0。
-
加速前轴抗拉升率:车辆加速时,前轴抗拉升率。
-
制动前轴抗点头率:车辆制动时,前轴抗点头率。
-
前/后轴侧倾中心高:前后轴侧倾中心高。
-
整车侧倾中心高:整车的侧倾中心高。

-
弹簧轮跳位移比:弹簧的位移和车轮跳动的位移的比值。
-
弹簧刚度:可以配置成图表或者常数,弹簧压缩时,压缩量为正,拉伸时,压缩量为负。
-
外倾角、前束角和轮跳的关系可以配置成常数或者图表。

-
减震杠杆比:减震器的位移和车轮跳动的位移的比值。
-
减震器的阻尼大小可以配置成常数或者图表。
-
Compliance的参数可以配置成曲线或者比值。
6. 轮胎

轮胎力和力矩的计算采用魔术公式。
-
转向角:车轮最大转向角。
-
前束角:默认的车轮前束角,前束角向内为正。
-
车轮半径:有载荷的情况下车轮的半径。
-
车轮宽度:轮胎胎面的宽度。
-
质量:车轮质量。
-
阻尼率:车轮转动受到的阻尼。
-
最大刹车力矩:最大刹车力矩乘以刹车输入(0到1)得到车轮的制动力矩。
-
最大手刹力矩:轮胎的手刹力矩。
-
纵向松弛最小速度:轮胎的纵向松弛最小速度。
-
侧向松弛最小速度:轮胎的侧向松弛最小速度。
-
有效滚动半径:单个车轮轮胎的滚动半径,将用于计算轮胎的线速度。
-
滚动速度阻力系数:轮胎在滚动过程的阻力系数。
-
轮胎垂向刚度:轮胎在z方向单位位移下的所受力。
-
滚动阻力系数:滚动阻力系数乘以轮胎载荷得到地面对轮胎的滚动阻力。
-
计算轮胎力方式:轮胎力计算方式有两种,查表法和轮胎魔术公式。
6.1 计算轮胎力方式
-
轮胎魔术公式:当轮胎力计算方式为轮胎魔术公式时,会有对应的轮胎魔术公式参数列表。
-
查表:当轮胎力计算方式为查表法时,参数说明如下:
查表法参数说明:

-
使用Fx产生的附加滚动阻力效应:可选则是否使用。
-
参考垂向载荷:该轮胎测试时的垂向载荷。
-
纵/侧向松弛长度:轮胎的纵/侧向松弛长度(曲线/比值),当选择曲线时,纵向表为轮胎松弛长度与垂直载荷比、轮胎松弛长度与滑移率比,侧向表为轮胎松弛长度与垂直载荷比、松弛长度与侧偏角比。
-
纵/侧向松弛长度比例常数:轮胎的纵/侧向松弛长度比例常数。
-
外倾角推力与垂直载荷曲线:外倾角推力与垂直载荷曲线。
-
回正力矩计算:计算轮胎回正力矩对应的数据表。
-
侧向力计算:计算轮胎侧向力对应的数据表。
-
纵向力计算:计算轮胎纵向力对应的数据表。
7. 空气动力学
空气动力学模型分为简易模型和风阻模型两类。
参数说明:
-
迎风面积: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迎风面积。
-
空气密度: 车辆行驶过程中四周的空气密度。
-
风阻系数:(简易模型)车辆的风阻力系数。
7.1 简易模型

7.2 风阻模型

参数说明:
-
参考长度:空气动力学参考长度。
-
空气动力参考点:空气动力作用在车身上的坐标点。
-
Fx/Fy/Fz系数:x/y/z方向上的风阻偏角与阻力比例系数。
-
Mx/My/Mz系数:x/y/z方向上的风阻偏角与阻力矩比例系数。
SimOne动力学仿真模块部分操作说明
车辆动力学参数预设保存
-
拖入动力学参数SimOne-Car,右上角可对设置的参数分别进行保存、导出、导入和撤回的操作。

-
将设置的参数修改部分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将 SimOne-Car 设置的参数保存下来。
小技巧
如要删除,需要到 退出编辑器 ,进入 资源库 - > 动力学 进行删除。

-
点击导出按钮可将设置好的参数导出。

-
点击 导入 按钮弹出。
Carsim 动力学 par 文件导入
-
选择主车编辑页面,以轿车为例新建默认主车。


-
双击主车图标,进入主车编辑页面。

-
将CarSim动力学文件拖拽进主车编辑视窗中。


-
选择右侧 浏览 按钮,即可导入 par 文件,点击 打开 按钮。


-
测试案例结束后,即可下载相关结果csv文件。
